中央人民政府网站|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 / 新闻动态/ 青海要闻

接续奋斗战黄沙 只此青绿覆高原
——全省防沙治沙暨“三北”工程六期推进会侧记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郑思哲发布时间:2023-11-18 07:28 编辑:管理员

  冬季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山峦披银装,大地显苍茫。

  “柠条耐旱耐寒,是荒漠地带最适宜生长的植物。我们通过种植柠条、柽柳、乌柳、沙蒿等固沙植物,把绿色向沙漠腹地延伸,让连片的植被牢牢锁住沙丘……”11月17日,全省防沙治沙暨“三北”工程六期推进会的参会人员,在海南州共和县沙珠玉乡上卡力岗村治沙点详细聆听着现场工作人员的介绍。

  在共和县沙珠玉河下游河谷盆地绵延千里的草场间,有一处与周边景色截然不同的沙窝。从前,这片沙窝不断蚕食着周边的草场,不仅破坏了周围的生态环境,也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如今,经过六十多年艰苦奋战,沙珠玉540多平方公里的乡域土地上,建成了公益林约11333公顷(17万亩),成为青海乃至全国高寒干旱沙区防沙治沙示范样板。

  这样的变化,让人惊叹,更令人敬佩。

  在前往上卡力岗村治沙点之前,参会人员集体前往海南州共和县沙珠玉治沙历史展览馆,观看治沙前后的历史性变化,感悟治沙人的深厚情怀和斗争精神。

  展览馆内,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展现着沙珠玉乡从昔日“风沙埋农田,种籽露地面,沙丘压庄园,风过苗枯干”的风沙肆虐,到如今拥有“林在田边,粮在树旁,农林结合,林茂粮丰”独特田园风光的深刻变化。

  沙珠玉乡党委书记切太加虽未经历过展馆内展现的风沙之苦,却对治沙后的变化和新貌有着切身的体会。“从前沙珠玉的老百姓饱受风沙之害、风沙之苦。”近年来,沙珠玉乡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工程固沙、生物治沙相结合,综合治理、长效管护相结合,持续探究科技治沙新模式。“特别是2021年以来,组织全乡干部职工、党员群众开展义务植树11万余棵,完成林带更新70条、新建林带42条,完成防沙治沙11万余亩。”切太加说。

  初冬虽然看不到漫山的绿意,但在前往上卡力岗村治沙点的路上,依旧能够看到路两侧种植的柠条和青杨长势喜人。它们的根须深深扎入沙土,为这片本已被沙丘覆盖的土地注入了生机,增添了绿意。

  登上观摩点所在山顶,两侧展示的是截然不同的场景——一边植被丰茂,一边寸草不生。

  但寸草不生的一侧终究会被绿意覆盖,因为沙丘早已被各类材质的沙障分割成一块块如同田地般的方格,正等待着来年春暖花开时的播种。

  这种下的是防沙固沙的植被,更是坚决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的决心。

  不少参会人员主动参与到固沙压沙的劳作当中,他们用铁铲将稻草深深地扎入沙土中。

  “在沙珠玉乡召开现场观摩会,就是为了现场感受全省防沙治沙的先进模式和主要经验做法,能进一步更好地指导推动新‘三北’工程。”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副处长王清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省林草局将以“2+1+12+n”的防沙治沙总体布局,全力打好新时代新“三北”工程攻坚战及河西走廊至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青海阻击战,为加快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新青海作出林草贡献。

  在当天下午召开的全省防沙治沙暨“三北”工程六期推进会上,省政府与海西、海南、海北、玉树、果洛、黄南州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使命如磐,重任在肩。

  海南州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何香龙信心满满:“海南州将按照全省防沙治沙暨‘三北’工程六期观摩推进会的精神和‘三北’工程六期规划青海省实施方案建设的布局,立足生态本底和资源禀赋,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以塔拉滩、木格滩、切吉滩为重点,保护好现有森林、草原和沙生植被,特别加大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低质低效林提质增效,建立固沙治沙用沙示范点,构建青藏高原固沙阻沙生态屏障。”

Baidu
map